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1) 通过桥梁毕业设计,使学生运用所学的课程系统地训练,以便掌握桥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
2) 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完成设计,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毕业设计,不断提高计算、绘图,查阅文献。使用桥梁规范和设计手册,编写技术文件,运用电脑等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逐步掌握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步骤;
4) 遵守纪律,遵守校纪、校规。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相互协作,勇于创新。
5) 学习科研论文的撰写,了解专业动态;
6) 设计思想正确,计算无误,设计文件工整,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图纸整洁,布局合理。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晚,但近20年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加上这种桥型的设计施工均较成熟,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能得到控制,成桥后养护工作量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适用范围一般在150m以内,上述种种因素使得这种桥型在公路、城市和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
梁桥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的桥梁。主梁可以是实腹梁或桁架梁。实腹梁构造简单,制造、架设和维修均较方便,广泛用于中、小跨度桥梁,但在材料利用上不够经济。桁架梁的杆件承受轴向力,材料能充分利用,自重较轻,跨越能力大,多用于建造大跨度桥梁。按照主梁的静力体系,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重点:1.桥梁结构分析
2.钢筋的布置
3.施工图纸的绘制
4.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
难点:1.预应力钢筋的计算与布置
2.桥梁计算软件的使用
3.各施工阶段的计算
4.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计算
采用的途径:1.桥梁计算软件
2.满堂支架施工
3.手算与电算对比分析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3-4周 熟悉、准备资料,专业文献翻译,方案比选,交开题报告。
5-7周 推荐方案、上部结构设计计算。
8-9周 配筋计算。
10-11周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11-14周 绘制施工图。
14周 专题小结。
15-16周 整体资料,汇整结果,准备答辩。
17周 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