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题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基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研究和评价,以揭示企业过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更好的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更好的帮助企业规划未来,优化投资决策,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财务报表中,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者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1.2研究意义
可是就目前来讲,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忽视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将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当中,使偿债能力分析在企业绩效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就现代企业而言,我们应该运用科学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对企业绩效进行理论性评价,用偿债能力的大小来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从M企业角度看,研究企业偿债能力能有效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偿债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及时反映企业的健康状况,减少风险,提高业绩,帮助决策。
1.3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偿债能力风险作为财务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侧重点。有关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问题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发表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1.3.1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财政部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关心企业财务状况,即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并随着党的不断贯彻落实,市场体系日渐健全,被全面推向市场的企业日渐增多,企业行为要求规范,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及整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存在局限性。
李梅英(2000)从安全性的角度剖析发现了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没有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偿债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
张玉梅(2004)探讨计算机流动比率数据常被扭曲和已获利息倍数指数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
徐项昆(2008)认为偿债能力预警模型没有固定的模式,并且其各项指标计算事项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偿债能力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各种局限性问题,学者们又纷纷提出完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设想。
欧阳斌(2008)认为在进行偿债能力综合分析是还要注意区分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要注意非现金资产变现价值的不确定性;不能只看负债的规模而忽视其构成;重视现金流量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重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的重要影响债能力的重要依据和有益补充;注意防范企业债务陷阱;重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唐彦(2008)觉得偿债能力评价的各项指标都存在不足,因而在运用指标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切忌简单比较,应该谨慎分析,结合企业经营状况,考虑行业特点,恰当选着主要的评价指标,有必要对企业资产的构成和质量及负债的构成进一步分析,借以确定指标对偿债能力反应的程度,以排除变现能力差的资产使指标数值扩大的影响,真实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避免偿债能力分析简单化。
王国娇(2009)认为完善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除了一般所用的几个比率外还该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企业的短期融资能力和流动资产的质量三个方面来分析。
冷峥峥(2009)觉得现金流量表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所以分析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时,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以及净现金流量的具体信息,可据此掌握企业的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偿债能力的研究涉及到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等资金使用的各个方面。美国ModigLiani和Miller发表两篇文章,首次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于此国外学者就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大量的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Harris和Raviv以及Eriotis等人探讨研究认为偿债能力中长期偿债能力与资产负债显著负相关。而Fosberg等人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越大,负债率越高。而对每个企业来说现金流无疑是正常运营的重要资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并可能导致破产的直接原因就是公司现有的现金流不能到期偿还到期债务。基于此,Duhovnik Metka提出上市公司应该将一份较为合理的现金流量表提供给财务报表使用者。以此种表为基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回报两方面都能得到正确,合理的判断,同时相关现金流比率也将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一种控制机制体系体现其价值。
对于如何识别财务困境问题,CoyneJoseph S&Singh Sher G.在分析了健康公司和破产公司的财务体系上,提出了一系列预测财务失败相关因素并识别出明确显示出健康公司和破产公司区别的财务指标。为了改进财务预警模型的准确度,Chen Wei-Sen&Du Yin-Kuan 应用台湾股票交易对被停牌公司的营运规则作为分析对象,应用财务比率,非财务比率及因素分析来提取可用变量。
在分析财务风险时不能一味地仅以偿债比率等财务指标为依据。识别财务风险时应注意宏观经济形式,公司战略决策等同样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例如:公司流动比率或者偿债比率增大时,并不能仅以此判定公司的经营状况改善,相反,降低时也不一定公司正面临破产威胁。Baunm Christopher F ,CaglayanMustafa,Stephan Andreas&TalaveraOleksandr 采用美国COMPUSTAT季度数据库中的非财务公司在1993-2003年之间的数据,开发出了流动资产的预警平衡模型。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2.1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偿债能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论文的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部分: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概述,具体说明了偿债能力分析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重要性及其含义和分类。
第三部分:简单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针对于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提出完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设想,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针对偿债能力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公司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健康持续地发展。
第五部分:结论;可根据具体案例说明企业如何正确的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对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2.2研究方案
首先,整理并总结国内外关于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研究理论,确立本论文的研究角度即研究方法。然后,收集企业财务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针对具体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2.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借阅图书,浏览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的阅读,了解国内外相关理论知识。
2)图表分析法。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做成图表,使数据直观明了,清晰简洁。
3)借阅相关资料了解该公司偿债能力,发现在偿债能力方面存在的风险以及采取相关的防范对策。
4)通过书本、案例、期刊以及新闻了解现阶段企业所存在的偿债能力状况。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3.1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3.1.1研究重点
通过对该企业财务现状的了解,发现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从而判定其偿债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3.1.2研究的难点
在实施过程中因为企业偿债能力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很多方面,如何获取企业偿债内部资料涉及到很多资料和商业机密,难度很大。
3.2前期已展开的工作
前期确定选题方向,就所选研究课题搜集相关的期刊、文献,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交给导师审阅,和导师进行沟通解决存在的问题,探讨接下来要开始的论文正文工作。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1)2015-2016学年第1学期第16周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
(2)2015-2016学年第1学期第17周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
(3)2015-2016学年第1学期第18-20周 论文初稿。
(4)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1-4周 完成中期报告,并进行中期答辩。
(5)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5-12周 完成毕业论文。
(6)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12周 进行论文终期答辩。
5.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选题恰当,符合要求。
任务进度安排得当。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6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